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自从2008年松下率先推出了电子取景无反光板可换镜相机(以下简称“无反相机”),以索尼、奥林巴斯为主导品牌的无反相机市场蓬勃发展,随着索尼NEX-7、奥林巴斯E-P5等高端无反相机的出现,无反相机迎来了一次里程碑式的的技术革新,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作为一名忍受不了卡片机画质终于决定反击的普通用户,我到底该选择单反还是无反相机?(文/刘欣轶)


  单反,全称单镜头反光式光学相机,英文简称为DLSR(Single Lens Reflex,其中D代表数码digital),是一种以取景方式命名的成熟成像系统,也是当下最流行的取景系统,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苏联制造出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后,单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技术上不断革新,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成熟稳定的相机系统。

单反的优点:
1、无视差;在取景时看到的静物是由镜头通过反光镜、五棱镜的折射呈现的。
2、可更换镜头;镜头的不同焦段,不同材质,让不同的人群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是单反相机高画质的保证和其魅力的所在。 3、传感器面积大(仅适用于数码单反);大面积的传感器是出色画质的保障。
4、兼顾耐用、性能强劲;铝镁合金的机身、多焦点的快速对焦系统,高速连拍等。
5、扩展性强;不同镜头、闪光系统的搭配,让单反相机从上到下无不散发着专业的气质。

单反的不足:
1、体积较大、笨重不方便携带;虽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单反相机的体积和重量依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
2、传感器等部件易有灰尘影像成像。
3、价格昂贵;高端机身、高端镜头以及相机配件身价均不菲。

      无反相机,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暂称为“微单”。外观像旁轴相机,取景方式类似于卡片机通过主传感器将通过镜头的光学信号转变为数字可见信号,它并不是一个新的相机种类,却更像两种相机的演化版本,如果从单反的角度说,它是通过去掉单反的反光镜、五棱镜等光学取景系统变为由传感器电子取景,同时保留单反相机可更换镜头、有丰富配件的强大扩展能力。如果从卡片机的角度说,它是通过去掉卡片机1/2.5英寸等小型传感器,由M4/3、APS-C等大型传感器取而代之,并取消了固定镜头设计,转变为可更换镜头。所以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恰当的名词来命名这类相机。本文暂称此类相机为“微单”。

微单的优点:
1、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
2、机身颜色丰富,个性化设计。
3、大型传感器的加入保障了画质。
4、小型化的镜头设计。

微单的不足:
1、性能不足,对焦性能等落后于单反相机。
2、镜头、配件等不丰富,可选择余地少。
3、续航能力不足。

 

 

 

 

 

 

 

 

 

 

  佳能400D入门单反的问世拉近了消费者与单反的距离,让消费者接触到了“专业”的相机。但反过来想,为什么要出入门单反?单反不是专业的代名词吗?入门单反的性能不足是否与专业相违背?要解答这些问题,必须要顺带把卡片机的问题也牵扯上。

  作为家庭级的用户,相机更多的是用作记录用途,旅游、合影等,题材多为风景与人物,拍摄方式多为摆拍,这样的拍摄需求对相机的性能并不是十分的看重,反而对画质有很高的要求,卡片机的出现虽然满足了许多家庭对胶片机冲印麻烦的控诉,但它仍然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1/2.3英寸的传感器比传统35mm胶片不知小了多少倍,画质十分不理想,消费者购买卡片机取代胶片机是用“方便”换“画质”,这并不代表消费者不看重画质!但单反相机高高在上的价格笨重的体积对于家庭用户来讲十分的不亲民,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入门单反应运而生,塑料机身变得更轻更小,性能的降低带来了更低的价格,从此,入门单反市场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传统相机厂商的又一利润增长点,直到微单的出现,才让入门单反有了一丝危机。

  消费者在画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对体积仍然是有要求的,作为家庭及用户,我不需要经常更换镜头、闪光灯等附件,也不需要那么强大的性能,我就需要一台便携的、能照的清楚的相机。微单的出现再一次满足了消费者新的控诉。单反级的传感器面积,能像单反一样的更换镜头,比卡片机稍大的体积,卡片机的重量,多种颜色可供选择,无一不符合家庭级用户的需求。这要感谢入门单反相机在市场中的耕耘,让消费者形成一种直观的思维定式:“换镜头=高画质”。

  另一方面,在智能移动设备对卡片机市场的不断蚕食下,卡片机市场也要经历一次改革,市场再一次证明消费者对卡片机画质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业务的兴起,让“分享”型拍照逐渐成为了主流,微单的翻转屏幕、wifi传输等顺应潮流的功能设计加之高画质的保障,再一次稳固了它在家庭级用户心目中的首选地位,再经历了一趟从胶片到卡片再到单反的旅程之后,消费者终究要回到自身需求的本质—— 一台便携的高画质相机。

 

 

 

 

 

 

  随着微单相机在市场上认可度的不断提高,镜头群的逐渐壮大,微单相机也开始逐渐的向专业级领域进发,索尼nex-7的镁铝合金机身,外接闪光灯热靴接口,奥林巴斯E-P5的1/8000S的快门速度,这些都是中端单反应有的素质,在镜头上,蔡司等光学巨头也加大了关注力度,富士自有的富士珑镜头也即120画幅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富士X-Trans CMOS传感器、索尼背斜式传感器等新型技术的支持下,微单相机看似已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在没有新型对焦技术和数年镜头群发展的前提下,微单相机很难跨进专业级领域。

  首先,它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摄影爱好者对现在有相机性能不满的诉求,因为在这个领域 ,单反相机已经做的很出色了。其次,如果从拍照体验的角度对相机性能的分析,单反和微单在拍摄时给人最直观的区别就在于对焦速度了,纠其技术原理这里不做深入讨论,但目前微单相机从对焦点的数量、对焦速度、对焦系统的稳定性均不及专业级单反;在镜头群上,虽然能通过各品牌的转接环转接单反镜头,但这种做法毕竟是少数,故不做讨论,单从微单镜头群上分析,无论是焦段的覆盖程度、镜头数量、镜头的光学质量也不能满足专业级人群的需求。

  机身上并不专业的键位设计,略显小巧且不佳的机身握持感受,大部分微单通过屏幕和EVF电子取景器的取景方式,如果以专业级机身的标准来衡量目前微单“专业级”的机身,或许能用折磨来形容。残(镜头群)、慢(对焦速度)、糊(不清晰的取景方式)。

 

 


  世间万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道理,就像智能手机没有最终打败卡片相机一样,微单征战入门单反并非一帆风顺,或者用“征战”一词并不准确,入门单反和微单面对的是不同人群,只不过是有重叠的部分。从单反和微单的相机机身上说,它们重叠的部分是家用及入门领域。从镜头从焦段上说,其重叠的部分是广角到中焦段,这个区域的焦段所拍摄的题材多为记录作用,以风光、人物见长。作为一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是因为需求的产生,从需求去探讨最终购买何款相机,这样的方式是比较准确的。

  1、把摄影作为爱好的人群
  为什么这里说是爱好摄影的人呢,因为摄影发烧友在单反和微单的选择上在心中早有定数,而在选购上会存在疑虑的是刚刚对摄影有些兴趣、想把摄影作为爱好的人群,所以在器材的选购上,会比较谨慎,加之厂商的宣传更易混淆视听,究其本身也并未固定拍摄题材,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尝试阶段。根据这些特点,入门级的单反相机或许更为适合。丰富的镜头群适合各种题材的拍摄,有助于初学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焦段,特别相较于在长焦镜头较为匮乏的微单,单反高速的对焦系统和长焦镜头,在拍摄生态等题材时并不会因为器材的问题成为绊脚石,而常用焦段的辅助,也可轻松应付日常记录用途的拍摄。换句话说,初学者更需要一台单反相机帮助自己学习摄影知识、技巧,培养与相机之间的配合,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拍摄题材。

  不选择微单的理由:性能不足,镜头不多,不能让它成为你摄影路上的绊脚石。

  2、家庭用户;以人文、风光为主要题材的摄影爱好者。
  这里所说的家庭用户,其实是个很广泛的群人,从需求上说,家庭用户希望得到一台稳定、可靠的高画质便携相机。他们不希望在旅游和游玩的途中因为相机的笨重而带来许多烦恼,也不希望在聚餐、室内等光线环境不好的条件下因相机画质不佳带来许多不快,家庭级用户大多数人对摄影知识并不了解,相机中的AUTO档则作为家庭用户常用的拍摄模式,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用户抱怨卡片机画质不佳,相机不够智能。综合这些因素,微单相机成为了不二选择。微单便携的设计并不会为旅行增加过重的负担,拍摄题材的相对固定,微单也可轻松应对。值得说明的是,目前微单的镜头焦段主要以广角及中焦段为主,这样的镜头资源使拍摄人文题材为主的摄影爱好者得到新的选择,以往携带笨重的单反“扫街”的体验确实不如携带一支微单来的轻松,而多彩的机身颜色、可多角度翻着的屏幕、复古的设计,都让微单有着十足的“时尚·文艺”魅力。

  不选择单反的理由:体积略大,重量大,不能让它成为你旅游路上的沉重包袱。

 

 

 

 

 

 

 

 

 如何理性的选择一款相机,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思绪被这些杂乱的参数干扰的开始混乱,厂商的猛烈宣传也让你失去方向,那我们不妨回到原点,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我为什么要买一台相机?
 2. 我买相机主要来做什么?


  想要弥补中日相机工业的差距,依靠爱国者一家民营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冯军所说,中国厂商应该避免内耗,抱团参与市场竞争。说起来容易,如何去做才是最困难的。(文/滕飞)

编辑:刘欣轶   时间:2013-06 分享到:
| 数码首页 | 回到顶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163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隐私政策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